“体检报告显示丙肝抗体阳性,是不是就确定得了丙肝?”这是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接待体检人群时,最常被问到的问题。不少人看到“阳性”二字就陷入恐慌,认为自己一定感染了丙肝病毒。其实,丙肝抗体阳性并不等同于当前感染丙肝,要确诊还需依靠一项关键检查,盲目恐慌或忽视都不可取。
首先要明确丙肝抗体的意义:丙肝抗体是人体感染丙肝病毒后,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种特异性蛋白质,用于标记病毒的“入侵史”。但这种抗体并非保护性抗体,既不能清除病毒,也不能代表当前是否存在病毒复制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的临床数据显示,约有20%的丙肝抗体阳性者,进一步检查后发现体内已无丙肝病毒,属于既往感染后自愈或治愈的情况。


真正能确诊当前是否感染丙肝的关键检查,是“丙肝病毒核酸检测”(即HCV RNA检测)。这项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,直接判断体内是否有病毒复制。如果丙肝抗体阳性且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也呈阳性,说明当前正感染丙肝病毒;若丙肝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,则说明是既往感染,目前体内已无病毒,无需过度担忧。
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曾接诊过一位体检者,看到丙肝抗体阳性后十分焦虑,自行服用保肝药物。进一步做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后,结果显示为阴性,追问病史才得知其多年前曾因手术输血,当时感染过丙肝但已自愈。若未做这项关键检查,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药物损伤。
需要注意的是,丙肝抗体检测常作为初步筛查项目,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的金标准。有输血史、文身纹眉史等高危人群,在体检时应主动选择丙肝抗体筛查;若筛查结果为阳性,务必进一步做丙肝病毒核酸检测明确诊断。此外,丙肝治愈后的患者,丙肝抗体可能仍会长期呈阳性,此时也需通过丙肝病毒核酸检测确认病毒是否复发。
“阳性”不代表“现行感染”,这是解读丙肝抗体报告的关键。遇到丙肝抗体阳性时,既不要盲目恐慌,也不能掉以轻心,及时进行丙肝病毒核酸检测,才能获得准确的诊断结果。明确病情后再采取相应措施,才能更好地守护肝脏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