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,不少人出现 “没力气、吃不下饭” 的情况时,常会归咎于 “没睡好”“肠胃着凉”,简单休息或吃点助消化的食物后,若症状稍有缓解便不再在意。但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指出,若这两种症状频繁出现、持续超过 1-2 周,或休息调理后仍无改善,别只盯着肠胃和睡眠,这很可能是肝脏健康亮起红灯,在悄悄向身体发出 “求救信号”。
为何肝不好会引发乏力与食欲差?从肝脏功能来看,它是人体能量代谢的 “核心工厂”—— 日常摄入的食物会在肝脏转化为糖原储存,需要时再分解为能量供身体使用。当肝脏受损时,糖原的合成与分解能力下降,身体无法稳定获取能量,就会出现持续的乏力感,这种 “没力气” 并非单纯休息就能缓解,还可能伴随精神不济、肢体沉重;同时,肝脏会分泌胆汁帮助消化脂肪,若肝功能异常,胆汁分泌减少或排泄受阻,会直接影响食物消化,尤其对油腻食物的耐受度降低,进而引发食欲减退、腹胀、恶心等症状。


太原龙城中医医院解释,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,可能与多种肝脏问题相关。比如脂肪肝发展到一定阶段,肝细胞被脂肪堆积挤压,代谢功能受影响,会先出现乏力、食欲差;病毒性肝炎发作时,肝细胞炎症干扰肝脏正常运作,也会伴随类似表现;即便处于早期肝纤维化,肝脏结构逐渐改变,功能轻微受损,也可能以 “没力气、吃不下” 为早期预警。但因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,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小毛病,导致对肝脏问题的关注滞后。
需要注意的是,肝脏问题引发的乏力、食欲差,有时还会伴随 “隐性信号”,比如面色暗沉、尿色变深(像浓茶色)、右上腹偶尔隐痛等,只是这些细节常被忽略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建议,若出现上述情况,可先从生活习惯调整入手:避免熬夜、戒酒、减少高油高糖饮食,观察 1-2 周;若症状仍未缓解,可通过肝功能检查、腹部超声等方式,进一步了解肝脏状况。
别把 “没力气、吃不下” 当成小事,这些身体发出的细微信号,可能是肝脏在寻求关注。及时察觉、科学排查,才能更早守护肝脏健康,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