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:生活中,不少人会遇到 “没胃口”“总乏力”“皮肤痒” 等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,往往觉得是 “没睡好”“肠胃差”“皮肤干”,随便调理下就过去了。但很少有人知道,这些容易被忽视的普通不适,可能是肝病发出的早期信号 —— 肝脏早期损伤时症状不典型,常与日常小毛病混淆,若长期忽视,可能让肝病在 “无声” 中进展,错过最佳干预时机。
第一个易被误判的 “小毛病”:“长期没胃口、恶心,尤其怕吃油腻”。很多人出现食欲下降、偶尔恶心时,会先想到 “肠胃不好”,以为是消化不良或胃炎,却不知这可能是肝脏消化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。肝脏会分泌胆汁帮助脂肪消化,当肝细胞出现轻度损伤时,胆汁分泌减少,就会导致食欲减退,对油腻食物格外敏感,吃一点就容易恶心、腹胀。比如有人连续半个月没胃口,看到红烧肉就反胃,以为是肠胃问题,调整饮食后仍无改善,直到体检发现轻度脂肪肝,肝功能已出现轻微异常 —— 这就是把肝病信号当成肠胃不适的典型情况。


第二个常被忽略的 “小毛病”:“不明原因的乏力、犯困,休息后也难缓解”。“最近总觉得累” 是很多人的口头禅,大多归咎于 “工作忙、压力大”,但如果乏力持续存在,哪怕每天睡够 8 小时,仍觉得精神不济、四肢沉重,就可能与肝脏能量代谢异常有关。肝脏会将食物中的营养转化为身体所需的能量,当肝脏出现早期损伤时,能量合成受阻,身体得不到足够供给,就会出现持续乏力、嗜睡的症状。比如有位上班族,近 3 个月总觉得提不起劲,以为是加班太多,直到体检发现乙肝病毒轻度活跃,肝功能指标异常,才明白乏力是肝病的早期预警,而非单纯的 “累”。
第三个易被轻视的 “小毛病”:“皮肤、眼睛发黄,或莫名瘙痒”。有些人发现眼白轻微泛黄、皮肤颜色变深,或偶尔觉得皮肤痒,会以为是 “吃太多胡萝卜”“天气干燥”,却不知这可能是 “黄疸” 的早期表现,提示肝脏胆红素代谢出了问题。当肝细胞受损时,无法正常处理胆红素,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堆积,就会让皮肤、眼白发黄,多余的胆红素还会刺激皮肤神经,引起莫名瘙痒。这种 “黄” 早期颜色较浅,多从眼白开始,容易被忽略,等到皮肤明显发黄时,往往肝脏损伤已加重。比如有人发现眼白有点黄,没当回事,直到皮肤也开始变黄,才去检查,确诊为急性肝炎,此时肝功能已出现明显损伤。
很多人存在误区:“这些小毛病太常见了,肯定不是大病”,或 “忍忍就好,没必要检查”,正是这种轻视心态,让肝病早期信号被一次次忽略。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,早期损伤不会出现剧烈疼痛等明显症状,只会通过这些 “不起眼” 的小毛病发出提醒,若不及时关注,等到出现腹痛、腹水等严重症状时,肝病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,治疗难度大幅增加。
因此,生活中若出现上述 “小毛病”,且持续 1-2 周不缓解,调整生活习惯后仍无改善,不要简单归为普通不适,建议及时检查肝功能和肝脏超声,排查肝病风险。日常也要注意保护肝脏,避免熬夜、过量饮酒、滥用药物,定期做肝脏相关体检,才能在肝病早期发现问题,守护肝脏健康,避免 “小毛病” 拖成 “大问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