医院
地址
太原市迎泽区起凤街20号(营业时间7:00-18:00)
咨询
电话:0351-7087676
乙肝病毒携带者 =“移动传染源”?这 3 个传播真相很多人想错了
来源:太原龙城中医医院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2 16:09:39

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:生活中,不少人一听到 “乙肝病毒携带者”,就会下意识觉得对方是 “移动传染源”,担心日常接触会被传染,甚至刻意保持距离。但实际上,乙肝病毒的传播有明确途径,“乙肝病毒携带者 = 移动传染源” 是典型的认知误区,尤其是这 3 个传播真相,很多人都想错了,导致不必要的恐慌和歧视。

第一个想错的真相是 “日常接触会传染乙肝”。很多人认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、握手、共用办公用品会被传染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、母婴和性接触这三种途径传播,日常无血液暴露的接触(如共用杯子、一起工作学习)并不会导致病毒传播。比如共用办公用品时,只要双方皮肤没有破损、没有血液接触,就不存在传染风险;共同进餐时,即使共用餐具,若没有口腔溃疡、牙龈出血等黏膜破损情况,病毒也无法进入体内。将日常接触等同于 “传染风险”,本质是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误解。

微信图片_20250110170430.jpg

第二个想错的真相是 “只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,就有传染性”。实际上,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传染性强弱,取决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(HBV-DNA)检测结果。若 HBV-DNA 检测为阴性,说明病毒复制处于抑制状态,血液中病毒含量极低,传染性微乎其微;只有 HBV-DNA 检测为阳性时,才意味着病毒在体内复制,具有一定传染性。简单将 “乙肝病毒携带者” 与 “有传染性” 划等号,忽略了病毒复制状态的差异,会夸大风险,给携带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。

第三个想错的真相是 “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正常社交”。正因为对传播途径和传染性的误解,很多人觉得乙肝病毒携带者应 “减少社交”,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。但实际上,只要做好个人防护(如皮肤破损时及时包扎、避免共用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),乙肝病毒携带者完全可以正常参与社交活动,包括聚餐、团队合作、日常交往等。刻意限制其社交,不仅没有科学依据,还会造成歧视,影响携带者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。

因此,看待乙肝病毒携带者,需先理清传播真相,摒弃 “移动传染源” 的错误认知。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而言,定期复查肝功能、HBV-DNA,做好健康管理即可;对于大众而言,了解科学的传播知识,消除不必要的恐慌,才能营造更包容的环境,这也是对肝脏健康和他人权益的双重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