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到肝脏检查报告,不少人看到“肝纤维1级”会纠结:这算轻度损伤吗?要紧急干预吗?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临床中发现,很多人对肝纤维化分级有认知偏差,单靠“级数”判断轻重并不准确,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”才是分级关键,理清这点能避免过度焦虑或忽视风险。
肝纤维化是肝脏受损后,纤维组织替代正常肝细胞的修复过程,分1-4级。从字面看1级像最轻微的,但实际判断必须结合“肝组织炎症活动度”。因为纤维组织形成和肝细胞炎症程度直接相关,炎症越重,纤维组织进展越快,哪怕级数低也有风险。


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曾接诊一位脂肪肝患者,肝纤维1级但炎症活动度3级。这类患者若只看纤维级数忽视炎症,没及时控病因,半年就可能进展到2级。反之,肝纤维1级且炎症活动度1级,肝脏损伤较轻微,调整生活方式就能逆转。
除了炎症活动度,还得结合病因。乙肝、丙肝等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纤维1级,即便炎症不重,也要重视病毒控制;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导致的1级纤维化,及时戒酒、减重,多数可逆转。脱离病因和炎症程度谈纤维级数,无法准确评估病情。
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醒,拿到肝纤维化报告别只盯“级数”,要重点看“炎症活动度”标注,结合自身病因。日常保持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,避免饮酒和肝损药物,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肝脏影像,就能有效管理肝脏健康,降低纤维化进展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