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体检报告中,总胆红素指标悄悄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,很多人因没出现皮肤、眼睛发黄的黄疸症状,就觉得 “没事”,不用在意。但太原龙城中医医院在临床数据统计中发现,这种想法存在明显误区,即使没有黄疸,总胆红素升高也可能是肝脏或胆道健康出现问题的信号,忽视可能延误潜在疾病的干预时机。
总胆红素是反映肝脏代谢功能和胆道通畅度的重要指标,其升高通常与胆红素代谢异常有关。当总胆红素只是轻度升高,未达到引发黄疸的阈值(一般超过 34.2μmol/L 才会出现明显黄疸)时,身体可能不会表现出直观的发黄症状,但这并不代表肝脏没有受到损伤。比如脂肪肝患者,若肝细胞出现轻微炎症,会影响胆红素代谢,导致总胆红素轻度上升;胆道结石早期,胆道轻微梗阻也可能让总胆红素悄悄升高,这些情况若不及时关注,可能逐渐发展为更严重的问题。


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曾接诊过这样的患者:体检时发现总胆红素轻度升高,但因无黄疸症状未重视,后续出现腹痛、乏力等不适再检查时,已发展为胆道梗阻,增加了治疗难度。此外,某些溶血性疾病也会导致总胆红素升高,即使没有黄疸,也可能对身体造成持续损害。
因此,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醒,若体检发现总胆红素升高,无论是否有黄疸,都应进一步检查,明确升高原因。通过肝功能、腹部超声等检查,排查肝脏、胆道是否存在异常,早发现、早干预,才能更好地守护身体健康,避免因忽视 “无症状” 的指标异常,埋下健康隐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