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:不少人认为 “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症状,肝功能也正常,就不用治疗”,于是长期不复查、不管理,甚至忽视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。但实际上,乙肝病毒携带者并非都 “无需干预”—— 当身体出现特定情况时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导致病毒活跃复制、肝脏损伤加重,甚至进展为肝硬化、肝癌,这 2 种情况尤其需要警惕,必须立刻采取措施。
首先要明确:乙肝病毒携带者的 “无需治疗” 是有前提的。通常所说的 “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用治”,指的是 “慢性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”—— 这类人群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 6 个月以上,肝功能(如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)长期正常,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(HBV-DNA)阴性或病毒载量极低,无乏力、腹胀等任何不适,肝脏超声检查也无异常。此时病毒处于 “休眠状态”,对肝脏损伤极小,确实无需特殊治疗,但需定期复查,监测病情变化。若脱离这个前提,盲目认为 “所有携带者都不用治”,就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。


当出现以下 2 种情况时,乙肝病毒携带者必须立刻干预,不能再 “放任不管”。第一种情况是 “HBV-DNA 持续阳性且肝功能异常”。若复查时发现 HBV-DNA 从阴性转为阳性,或病毒载量持续升高(如超过 2000IU/mL),同时伴随谷丙转氨酶、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升高(超过正常上限),说明病毒已从 “休眠” 转为 “活跃复制”,开始损伤肝细胞,可能已进展为 “慢性乙型肝炎”。此时若不干预,病毒会持续破坏肝细胞,导致炎症反复,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、肝硬化,甚至增加肝癌风险。比如有位乙肝病毒携带者,HBV-DNA 持续阳性却未干预,3 年后复查发现已出现轻度肝硬化,干预难度大幅增加,这就是忽视病毒活跃信号的后果。
第二种情况是 “肝脏出现纤维化或肝硬化迹象”。即便肝功能暂时正常,若通过肝脏超声、肝纤维化检测(如肝脏弹性检测)发现肝脏有纤维化迹象(如肝包膜不光滑、肝内回声增粗),或已发展为早期肝硬化,也必须立刻干预。乙肝病毒携带者若长期忽视复查,病毒可能在 “无症状” 状态下缓慢损伤肝脏,逐渐形成纤维化 —— 这种损伤早期无明显症状,一旦出现明显不适,往往已进展为中晚期肝硬化,难以逆转。因此,只要发现肝脏有纤维化或肝硬化迹象,无论肝功能是否正常、病毒载量高低,都需及时干预,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。
很多人存在误区:“只要没症状,就算病毒活跃也不用治”,或 “肝功能正常就代表肝脏没事”。这些错误认知会让乙肝病毒携带者放松警惕,错过干预的关键期。实际上,病毒活跃与否、肝脏是否有纤维化,不能仅凭症状和肝功能判断,需结合 HBV-DNA 检测、肝脏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。
因此,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一概而论 “不用治”,需定期复查(每 6 个月检查肝功能、HBV-DNA、乙肝五项、肝脏超声),一旦发现 “HBV-DNA 持续阳性且肝功能异常” 或 “肝脏纤维化 / 肝硬化”,必须立刻重视并采取干预措施。科学管理病情,既不盲目治疗,也不忽视风险,才能最大程度保护肝脏健康,避免病情进展带来的严重后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