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:提到脂肪肝,很多人会简单认为 “肝脏里囤了脂肪就是脂肪肝”,或是觉得 “只有胖人才会得”“没症状就不用管”。但实际上,这些认知都存在偏差,脂肪肝的判断和管理有更科学的标准,以下 3 个常见误区,很多人都曾中招。
第一个误区:肝脏有脂肪就是脂肪肝。其实,健康人的肝脏也会储存少量脂肪(通常占肝脏重量的 5% 以下),这是正常生理现象。只有当肝脏内脂肪含量超过 5%,且伴随肝细胞脂肪变性时,才能诊断为脂肪肝。比如有些人因短期大量摄入高脂食物,肝脏脂肪暂时轻度升高,但未达到 5% 或未造成细胞损伤,就不算脂肪肝,调整饮食后可自行恢复,无需过度焦虑。
第二个误区:只有胖人才会得脂肪肝。不少瘦人觉得 “自己体重正常,肯定不会得脂肪肝”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除了肥胖(尤其是腹型肥胖),长期节食减肥、营养不良导致的蛋白质缺乏,会让肝脏无法正常代谢脂肪,进而引发 “瘦人脂肪肝”;长期饮酒、服用某些药物(如部分激素类药物)、患有糖尿病等,也可能导致脂肪在肝脏堆积,即使体重达标,也可能患上脂肪肝。


第三个误区:脂肪肝没症状就不用管。脂肪肝早期大多没有明显不适,很多人因此忽视干预,直到发展为脂肪性肝炎、肝硬化才重视。但无症状不代表 “无危害”,长期的肝脏脂肪堆积会逐渐损伤肝细胞,影响肝脏正常功能,还可能增加高血压、高血脂等代谢疾病的风险。即使没有症状,若体检发现脂肪肝,也需及时调整生活习惯,必要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肝脏超声,防止病情进展。
预防和改善脂肪肝,关键在于养成健康生活方式:饮食上减少高油、高糖、高脂食物,增加蔬菜、粗粮和优质蛋白摄入;避免长期饮酒,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(既不肥胖也不过度节食);每周坚持 3-5 次适度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等,帮助消耗肝脏多余脂肪。
总之,对脂肪肝的认知不能停留在 “表面判断”,避开这 3 个误区,用科学的方式关注肝脏健康,才能有效预防和管理脂肪肝,守护肝脏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