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伤肝的说法深入人心,但生活中常能看到 “有人熬夜多年肝依旧健康,有人熬几天就出现不适” 的现象。这背后的关键并非熬夜时长,而是个体肝脏的 “抗压能力” 存在差异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醒,认清这些根源,才能更好地守护肝脏健康。
第一个根源是肝脏基础健康状态不同。若本身肝功能良好,没有脂肪肝、病毒感染等潜在问题,肝细胞的修复和代偿能力较强,短期或偶尔熬夜时,肝脏能通过自身调节完成代谢排毒任务,不易出现明显损伤。但对于本身就有肝损伤、脂肪肝或肝酶异常的人来说,肝细胞本就处于脆弱状态,熬夜打乱肝脏夜间修复节律,会直接加重细胞损伤,短短几天就可能引发不适。
第二个根源是肝脏代谢与解毒能力有别。每个人肝脏内参与代谢的酶活性不同,这与遗传、年龄等因素相关。酶活性高的人,熬夜时肝脏处理代谢废物、分解有害物质的效率更高,能减少毒素堆积;而酶活性低的人,或因长期饮酒、服药导致代谢功能受损的人,熬夜会进一步降低代谢效率,有害物质在肝脏内蓄积,短期内就会显现损伤。


第三个根源是生活习惯的叠加效应。有些人熬夜后会通过规律饮食、充足补觉、适度运动等方式弥补,减轻肝脏负担;但另一些人熬夜时往往伴随暴饮暴食、吃高油高糖夜宵、饮酒等行为,这些习惯与熬夜形成 “双重打击”。比如熬夜时吃油炸食品,会让肝脏在需修复时还要超负荷代谢脂肪,即便熬夜时长不长,也会快速引发肝损伤。
熬夜对肝脏的影响因人而异,但并非 “没事” 就代表没有伤害。太原龙城中医医院提示,无论肝脏基础如何,长期熬夜都会逐渐消耗其代偿能力。保持规律作息、均衡饮食,减少不良习惯叠加,才是呵护肝脏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