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:提到肝炎,很多人觉得是 “感染病毒才会得”,离自己很遥远。但实际上,肝炎的诱因远不止病毒感染,我们身边的一些日常习惯,正像 “隐形推手” 一样,悄悄加重肝脏负担,逐渐 “喂” 出脂肪肝、酒精性肝炎等肝病。这些习惯看似普通,却在日复一日中侵蚀着肝脏健康,让肝炎离我们越来越近。
第一个最易忽视的习惯:长期过量饮酒,酒精直接 “灼伤” 肝脏。酒精进入人体后,90% 以上需通过肝脏代谢,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强毒性,会直接破坏肝细胞。偶尔少量饮酒肝脏尚可代偿,但长期每日饮酒(男性超过 25 克酒精,女性超过 15 克酒精),会让肝细胞持续受损、坏死,逐渐引发酒精性脂肪肝,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炎。临床数据显示,饮酒超过 10 年的人,酒精性肝炎发生率达 30% 以上。很多人觉得 “少喝几杯没事”,却不知肝脏在酒精的持续刺激下,已悄悄埋下肝炎隐患,就像长期泡在酒里的器官,迟早会出现损伤。
第二个 “伤肝” 习惯:高油高糖饮食,脂肪 “堵塞” 肝脏。随着生活水平提高,油炸食品、甜品、肥肉成了餐桌上的常客,但这些食物摄入过多,会让肝脏合成脂肪的速度远超代谢速度,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,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。若不及时调整饮食,脂肪肝会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,出现肝细胞炎症、坏死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这种肝炎早期无症状,很多人在体检时才发现,此时肝脏已出现明显损伤。有调查显示,经常吃外卖、爱吃油炸食品的年轻人,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 40%,可见不良饮食正让肝炎年轻化。


第三个隐形 “杀手” 习惯:长期熬夜,剥夺肝脏 “修复时间”。肝脏的自我修复和排毒多在夜间 11 点至凌晨 3 点进行,此时人体进入深度睡眠,肝脏才能高效工作。长期熬夜会打乱肝脏的生物钟,让肝细胞得不到充分修复,同时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,导致毒素在体内堆积,加重肝脏负担。长期熬夜者往往伴随肝功能异常,若持续数年,可能引发慢性肝炎。比如很多上班族经常凌晨 1-2 点入睡,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升高,却不知这是肝脏发出的 “求救信号”,长期忽视就可能发展为明确的肝炎。
这三个习惯的共性是 “累积性伤害”—— 单次少量饮酒、偶尔吃顿油炸食品、偶尔熬夜,肝脏能自行代偿,但长期坚持这些习惯,损伤会不断叠加,从 “轻微不适” 发展为 “明确肝炎”。就像水滴石穿,看似不起眼的日常行为,最终会造成不可逆的肝脏损伤。
更危险的是,这些习惯引发的肝炎早期多无症状,等到出现乏力、食欲下降、肝区疼痛等症状时,往往已进展到中度甚至重度,治疗难度大幅增加。这与此前科普中丙肝、小三阳的 “隐匿性” 特点相似,都因早期无明显不适而被忽视。
远离肝炎的关键,在于及时纠正这些日常习惯:控制饮酒量,尽量做到不喝或少喝;调整饮食结构,减少高油高糖食物,增加蔬菜、粗粮摄入;规律作息,保证每晚 7-8 小时睡眠。同时,无论有无不良习惯,都建议每年做一次肝功能和肝脏超声检查,及时发现肝脏异常。
总之,肝炎离我们并不遥远,长期过量饮酒、高油饮食、熬夜这三个日常习惯,可能正在悄悄 “喂” 出肝病。养成健康习惯、定期监测肝脏健康,才能守住肝脏防线,远离肝炎困扰。